每日經濟新聞 2025-08-15 08:51:47
每經編輯|程鵬
8月14日,據央視新聞援引路透社8月13日獨家報道,有消息人士爆料稱,美國政府在使用了AI芯片的部分科技產品貨運中植入了秘密追蹤器,試圖追蹤可能被轉運至中國的相關產品。
美國科技行業(yè)記者克里斯蒂娜·帕齊內維洛斯說,安裝這類追蹤器有時僅需行政部門批準。值得注意的是,戴爾、超微等銷售含有英偉達芯片服務器的公司對追蹤器可能已知情,但均未回應媒體的相關詢問。
不過,消息人士還表示,目前美國政府可能還未對單個芯片加裝追蹤器,因為芯片級監(jiān)控需嵌入信號軟件,相當于把每顆芯片變成“信標”,技術更復雜。
去年美國提出的“片上治理機制”包含對芯片的“追蹤定位”功能,芯片專業(yè)人士告訴記者,這就是植入“后門”的一種。“后門”是如何被植入的?記者用一條芯片制造流程帶你譚清楚。
最近,關于英偉達H20芯片“后門”的事情討論很多。專業(yè)人士表示,“追蹤定位”“遠程關閉”等功能從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。順著這幾項功能往下挖,記者發(fā)現,美國曾經就人工智能芯片開“后門”的事情有過一整套系統(tǒng)性的考慮。美方還特別提到,如果企業(yè)配合美國政府安“后門”,那美國政府可以將其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,其中就有放寬對“中國低風險客戶”的出口。結合這條信息,再看美國政府允許英偉達出口H20到中國,不免有些細思極恐。
按照美方的設計,可以實現的功能有:
1.許可鎖定。若發(fā)現違規(guī)情況,廠商將立即停止簽發(fā)新的許可證,芯片則因無法更新而失效。
2. 追蹤定位。目標芯片與多個地標服務器交互的響應速度,可以反映其大致位置。芯片本身能實現主動查詢,只限制在特定地理區(qū)域運行。
3. 使用監(jiān)測。內置硬件能夠記錄芯片狀態(tài)、訓練任務、計算量等關鍵信息,要求用戶驗證芯片使用方式,確保開發(fā)符合美國的監(jiān)管要求。
4.使用限制。片上治理機制限制芯片在大型集群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中的使用,保護敏感數據訪問,并只允許芯片運行經過批準的代碼或模型。
無論從哪個角度講,H20對于中國來說,都算不上是一款安全的芯片,也算不上一款環(huán)保的芯片,更算不上是先進的芯片。當一款芯片,既不環(huán)保,也不先進,更不安全時,作為消費者,我們當然可以選擇,不買。
7月31日,國家網信辦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約談英偉達公司。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。
編輯|程鵬 易啟江
校對|湯亞文
封面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(資料圖)
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、玉淵譚天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